首页 > 

汉语拼音字母起源于什么时候

时间:2024-03-29 06:35:49 浏览量:82773

汉语拼音的由来及发展简短

汉语拼音字母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国原来是没有拼音的,我母亲在年轻时曾当过民办教师,而且她在学生时代成绩也颇为出色。

她告诉我,在她当学生时代,当时还没有拼音一事,是后来才有的。

我在上学时,在拼音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而这却正式是大多数同学最为头疼的课目。

根据国家教育部们的决定,是在1958年,根据英文字母的特点,引进和改进了其特点,成为中国特色的拼音。

中国汉字拼音的起源和历史?

中国汉字和汉语拼音一个起源于上古一个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代产物。

中国的汉字最早起源于上古先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逐渐产生了记录的需求。一开始主要记录,每天抓了几条鱼,猎了几只鸡,部落又降生了几个娃…… 后来大家都能填饱肚子,想法也就越来越多,需要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文字就这样渐渐在部落内部流传开来,先民把这些东西记录在骨头上,器皿上,所以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先民的汉字遗迹。虽然有了汉字,但各个部落使用的记录并不相同,一直到春秋战国结束秦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汉字完成融合统一,再往后,各个朝代,汉字就是略有变化,直到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

汉语拼音则是近代中国为了普及文化教育,并便于同世界接轨,而制定推广普及开来的。其实关于汉语拼音的出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被打开国门,西学东渐,有人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来推行汉字西化。当然这种全盘西化的思想也是要不得的。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高屋建瓴的方案,统筹各方思想和具体情况,推出了拼音,汉字和拼音一表意一传音,相得益彰。

中国什么时候才有拼音字母?如果古时候没有拼音那么怎么认字的?

汉语拼音字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后明代人们在教学时,开始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

汉语拼音方案的提出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这些方案为汉语拼音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汉语拼音的主要制定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并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拼音是建国后发明的,在发明拼音前大家是怎么知道每个字的读音的?

小静游戏解说提了一个问题说,“拼音是建国后发明的,在发明拼音前大家是怎么知道每个字读音的?”在回答该问题之前,先纠正该问题中的一个错误。

拼音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明”的,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4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将原来已经存在的、中华民国时期发明的国语拼音移植成拉丁字母的。本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1953、1952年在北方上小学的国语课本(现在叫语文课本)中学习的就是这种国语拼音。国语拼音的字母分别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这种国语拼音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地区还在使用。1954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颁发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将上面的国语拼音字母分别对应地移植为“B(b)、P(p)、M(m)、F(f)、D(d)、T(t)、N(n)、L(l)、G(g)、K(k)、H(h)、J(j)、Q(q)、X(x)、ZH(zh)、CH(ch)、SH(sh)、R(r)、Z(z)、C(c)、S(s)、Y(y)[在非开始位置时分别为I(i)]、W(w)[在非开始位置时分别为U(u)]、YU(yu)[当时最初规定是在U(u)的上面加两点]、A(a)、O(o)、E(e)、E(e)的上面加^[后改为YE(ye)]、AI(ai)、EI(ei)、AO(ao)、OU(ou)、AN(an)、EN(en)、ANG(ang)、ENG(eng)、ER(er)”。这种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果敢和佤邦都在用。

至于在国语拼音之前,中国是怎么给文字标注读音的,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是用字给字注音;晚期出现了切音注音方式,又称为反切音注音方式,即用两个汉字进行拼切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显然,靠字给字注音的方式,以及用两个汉字拼切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式,很不便于对于新汉字的学习,也不便于统一发音和语言。所以,直到国语拼音和汉语拼音出现之后,台湾地区才能够推广国语发音、大陆地区才能够推广普通话。

谁能告诉我中国文字的拼音是怎么发展来的?

试答:从“官话”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逻辑。

本题"中国文字的拼音是怎么发展来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也极有价值的命题,其内涵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题下已有答案值得认真借鉴学习。

本文试从整理清末到新中国“汉语拼音方案”形成的一些史料入手,思考从统一“官话”的努力到“汉语拼音方案”立法的历史逻辑及其包含的深刻意义,就教于方家。

1、中国在19世纪末的“汉语拼音运动”是社会变革宏大主题的组成部分。

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改革语言文字,普及教育,顺应历史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富国强兵、民族振兴,其意义远远超过”文字改革“本身。

由”切音字运动“引发的”国语运动”和“国语标准音“确立”以及其后的”注音字母“的制定直到新中国”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一脉相承,从一开始就从汉民族语言的统一直指中国多民族国家独立统一、复兴这样的宏大历史命题。

正因如此 ,“汉语拼音方案”是对”注音符号方案"、"国语罗马字方案"、"北音拉丁文方案"的继承、发展、创新,在近百年历史中,看似远比社会变革简单容易的“汉字拼音化“方案的种种努力,如果不能顺应“华夏民族共同语”这一宏大主题就注定无法推行。

(《新约全书》,”官话“版,字母注音,约出版于1920年后。)

2、 “汉语拼音运动”的核心诉求是实现“华夏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性呈现。

清末民初的”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是可以远溯至明末,众多研究都注意到了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金尼阁、丁韪良等在推进中国汉字注音方面的贡献和努力,但这种努力是局部的和肤浅的;中国对“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刻反思直接触发了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激进程度甚至要求”废除汉字“,这是西方传教士不容易理解的。

知识阶层在推究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时,形成了以谭嗣同、钱玄同为代表的观点:“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响应,这是清末“切音字运动”的由来。

清末最后十年中提出各种拼音方案多达几十种。“切音运动第一人”卢戆章的《切音新字序》(1892)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制定拼音字母的两个基本原则:“字话一律”和“字画简易”,全国“语言文字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中国虽大,犹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而无言也。”这种诉求已远远超出了纯粹的文字改革的范围,而是涉及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要求了。

从内容和措施上看,当时中国的上层社会人士的努力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官话“(指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标准的初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的统一,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国语“的形成,即面向民众的高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的普遍推行。

(《葡汉辞典》手稿页,时间约为清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拼音方案”竟然大多是为”方言“设计的,比如卢戆章向清政府学部呈交的《中国切音字母》方案就是想用拉丁化拼音来拼写“闽广方言”的,清政府批驳其“不能通行各省”而弃用。

在卢戆章之后,劳乃宣(同治进士)设计了《简字全谱》方案(汉字笔画式拼音),这是一个包括南京话(《宁音谱》)、江浙(《吴音谱》)、闽广(《闽广谱》)方言的拼音方案。尽管慈禧在召见劳乃宣后还曾御批要求“学部议奏”,但不仅社会上骂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连清政府学部的明白人也因其方案“分裂语言,有碍统一”,最终束之高阁,不议不奏。

在深刻认识“拼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之后,王照提出的以汉字偏旁拼写《官话合声字母》方案广受欢迎,从京津、奉天到江浙官话字母遍及遍及中国十三个省,原因正在其直指”官话统一“,所谓:”官者公也,公用之话,语言必归划一,宜择其占幅员人数多者,宜取京话“。

张之洞、张百熙(管学大臣)、吴汝伦(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与王照一起奏请朝廷在“学堂章程”中规定“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理由也是“各国语言皆归一致”, 清朝也应“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他们的奏请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1911年,清政府“学部”还正式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准备用五年时间,在“宣统八年"(1916年)普及国语。这既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笑话,但也是顺应大势的历史事实,其中并无矛盾。

3、重视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推行”国语“和”国语标准音“的历史贡献。

辛亥革命后,清华政府倒台,中国实际上陷入更大的混乱中。即使如此 ,北洋政府在1912年就着手大力推行”国语“,希望确定”国语标准音“。这种紧迫的努力同样清楚地显示,从十九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与大中华意义的国家统一紧密联系的课题。

北洋时期,“经过“京音、国音问题”大辩论,把“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空想修正为纯以京音为准的”新国音“方案,甚至连”注音字母“的提法也更名为”注音符号“。自此,”国语“进入师范和小学语文教学,也进入电台广播、电影、话剧等社会生活的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事实上的”法定地位“。

在整个民国时期几十年,”国语运动“又经历了从”官话“到”国语“,从”老国音“到”新国音“的演进,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找到了“中国语言的心”(刘复语),以《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的发布为标志,以“北京语音系”为全国“标准音”成为共识。

毫无疑问,这一时期的语言改革进展成果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时,”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方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书页图片:民国时期的注音”国语课本“,大约为1930年代出版物)

4、艰苦探索的十年,新中国开国领导人直接推动《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1949年10月10日,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主席立即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即“文改会”。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和直接领导推动“文字改革”的进行。

1952年10月,在“文改会”成立的当年,“拼音方案组”就通过了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方案“(声母24个,韵母37个)。1953年初,正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了“拼音方案”,但他认为这套”拼音字母表“主要的缺点还是”笔画太繁“,他甚至表示有些拼音比以前的注音字母更难写,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际上,在1950年到1955年间,“文改会”还曾就“汉语拼音方案”向海内外征集了600多种方案,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在已经成为珍贵史料。

很多人并不知道,“文改会”在1954年还提出了五个“民族语言拼音方案”的草案,国务院在1957年曾经批复过一份《关于讨论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这清楚地表明推动“少数民族文字”的规范和发展实际上与“汉字改革”三大任务是紧密相联的整体。

(《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1957年出版)

1955年10月,“文改会”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解决了《汉语拼音方案》最关键的语音标准问题,同时提出六种“汉语拼音方案”的初稿向全国征求意见。

“文改会”并且极其郑重地提出要用“普通话”代替“国语”这个历史名称,而这一提议决不是无关要紧、可有可无的。

1955年5月6日,刘少奇主席也曾经对“文改会”工作提出过三点很具体的意见,包括“简化字要分期分批进行”(繁体字不要马上废除)、“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教师要学会普通话,不会讲普通话的,不能当教师)和“汉字拼音方案”(考虑用拼音试译《毛泽东选集》)。

1956年1月,中央召开了一次“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在这个具有全局性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专门对“文字改革”发表了讲话,这也充分反映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层面对“文字改革”所具有的特殊重要地位的重视。

以下摘录毛泽东主席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原文:

“我很赞成在将来采用拉丁字母。……因为这种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几个,向一面写,简单明了。……拉丁字母出在罗马那个地方,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们用一下,是否就大有卖国嫌疑呢?我看不见得。凡是外国的好东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就是要学,就是要统统拿过来,并且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周恩来总理在这次会议的总结发言中说“中央政治局决定:首先简化汉字,推行书报横排,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公布后用在小学课本上,代替注音字母。”

1956年一二月间“文改会”后,《人民日报》在2月12日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和《关于拟订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向全国征求意见。

1956年9月26日,“文改会”主任吴玉章还在“中共八大“上专门作了《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字改革“所涉及内容的广泛和动员的深入。

在经历近十年艰苦工作后,直到1958年1月10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所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重要报告中才首次明确提出:我国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项任务。

所有这些都反映新中国开国领导人对于“文字改革”的全局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清楚的认识,这也使得“文字改革”在1950-1958年近十年的基础工作细致而扎实。

(全面总结、继承、吸收古老汉字的文化营养是”汉字改革“的题中之义。)

1956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郭沫若为主任的“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张奚若、胡乔木为副主任,委员共16人),将提出的《汉语拼音修正草案》向语言、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科技、翻译各界以及部队、人民团体和39个城市的100位语文工作者书面征求意见。

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决定中有“准备提请全国人大讨论和批准,并且决定登报公布,让全国人民事先知道”这样认真而又感人的表达。

同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特别发表社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定下基调。

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明确要求“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才通过《ISO 7098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但这项迟到的决定正式确认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汉语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其中对中国地名、人名、专有名称形成国际规范的意义极其深远,比如地图翻译或标注。

(1950年代,出版了大量《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作为”汉字拼音方案“参考)

5、结语:从”国语“走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历史必然。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此项立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立法意图在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

其中,《通用语言文字法》在第十八条对《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如下: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3)《汉语拼音方案》同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4)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这几行看似简明的文字既是中国古老文字在新时代的使用规范,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向现代化迈进艰苦探索的重大成果,既是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维护国族独立 、统一百年奋斗史的”文字总结“,更显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

附记:

2015年12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日内瓦出版了(International Standard,2015),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汉语拼音国际标准":《ISO 7098:2015》。

拼音是如何发展成现在的形式的?

你知道汉语拼音发展史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汉语拼音的发展史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1955年—1957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均采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的观点。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以,您知道了吧?汉语拼音的出现,是为了将汉字“拉丁”化。孰先孰后,泾渭分明嘛!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